引言:

入侵私有財產的模式有兩種:
第1種是: 窮人掠奪富人……倉促而起、暴力相向;
第2種是: 富人掠奪窮人,從容不迫、完全合法
—-約翰.泰勒(John Taylor)

拯救資本主義 封面


前言

最近台灣當紅的時事話題莫過於一例一休了。 這個法案剛推出時被批評不夠彈性, 最近修改後卻反而被罵說沒有站在勞工立場, 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延伸閱讀:【一例一休急轉彎】勞權倒退30年的大修法

首先要解決一個疑問,「為什麼每次政府的勞資政策感覺都沒什麼突破?」,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整個市場早就被資本家給綁架了阿 !你說我是在危言聳聽? 那你可以參考看看鏡周刊製作的超猛數讀政治獻金:立委金主大解密!。 由此可得知政府的很多政策很容易受到資方(金主)影響, 進而服務資方。 所以台灣已經沒救了嗎?
有什麼方法嗎?

拯救資本主義這本書分析了美國愈益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 並找出可行的解決方針, 而我想很多層面上也可以適用於台灣。

進入本書之前, 先從兩百多年開始, 一個蘇格蘭的哲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出版了一本國富論, 開創了經濟學這個領域。 其中最著名的創見莫過於「自由市場」了(但實際上亞當斯密並無保證自由市場不會出錯), 也奠定了資本主義陣營的基石。

資本主義不但帶領美國打贏冷戰, 也引領著大部分的美國人以及世界各國走向富裕。 但本該繼續引領我們前進的資本主義, 為什麼如今反而創造出各種貧富差距、高失業、低薪資、低成長的問題呢? 不但導致全球掀起一陣保護主義的浪潮, 甚至將川普推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 資本主義出現了問題了嗎?

除此之外, 我一直都有以下的疑問,

  • 為什麼台灣 GDP 明明每年都有成長但民眾薪資這麼無感?
  • 為什麼政府好像都在偏袒財團?
  • 為什麼賺到的錢好像都被有錢人瓜分掉了?
  • 人會窮真的是因為不夠聰明認真嗎?
  • 一個人拿到的薪水是不是等於他在社會的價值?
  • 為什麼政府的政策總是難以真正幫到勞工方?

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 我會非常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雖然是用美國做為例子, 但這樣的現象已是全球皆然, 甚至可以從美國身上看到更多台灣未來的影子! 本書除了用淺白的語句解釋複雜的美國經濟中各種不公平的發展, 還用數據告訴你為什麼應該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利, 最後提出解決方式。

那要怎麼「拯救資本主義」呢?

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那便是一個健康長久的經濟體仰賴於強盛的中產階級, 如果今天沒有一批足夠多的中產階級存在, 即使 Apple 的 iphone 出到 XYZ 也沒有人買得起。 企業壓榨員工的作法看似短時間內創造極大的利潤也提升了競爭力, 但長遠下來卻深深傷害了整個經濟體。

本書的核心概念很簡單,

“For the Many, Not the Few” ,

就是「照顧多數人的福利,而不是少數者的財富」。 透過制定新的法規來增強企業的「反制力量」, 如勞工所組成的各種利益團體、工會等, 來限制大企業與金融業的權力無限擴張, 讓豐收的果實能夠公正的分到應得的每個人手上。

在我看來,資本主義換個角度看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宗教, 想想他的前輩天主教曾經因為在中世紀販賣贖罪卷而失去了人心的信任, 如今資本主義也重蹈覆轍, 販賣著各種「消費至上」、「賺錢至上」、「金錢等於價值」等等精神的贖罪卷。 如同中世紀的教廷掌握了權力一樣, 資本主義讓21世紀的有錢人們成為掌控世界的新興貴族。

即使至今仍有虔誠的自由市場信徒堅稱:

「我們要相信自由市場能夠自我修正阿!」
「自由市場才能發揮整個經濟體的潛力阿!」
「來自政府的干預會嚴重破壞市場的效率,導致經濟無法成長!」

其實當今的自由市場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自由」, 它沒有理論上的照顧到所有人, 反而變成了一場弱肉強食的叢林獵食秀。 依數據來看, 美國的中產階級的力量正逐漸消弱中, 而美國當今的 GDP 成長數據一方面是由高效能的自動化機器與更多過勞勞工所提升, 但更多的是來自於華爾街的銀行家們以及高科技公司的高層們 的金錢遊戲產生出來的。
(延伸閱讀:經濟成長的歷史發展
表面上來看美國整體好像更有錢了, 但事實上錢都「預先向上分配了」, 讓資源分配狀況呈現出一個頭重腳輕的金字塔形狀。 總有一天那個金字塔會因為失去平衡而倒塌, 甚至不用等到那一天, 川普就是因為民眾對資本家的一種極度不信任而上台的。 資本主義的根本就是信任兩字, 失去了信任,資本主義也會漸漸腐朽最終毀滅。

自由市場的特色就在於沒有人可以完全控制它, 但是自由市場的規則早在不知不覺中(遊說、獻金、預算分配), 被既得利益者更改了規則, 讓自由市場成為他們手中的玩物, 你以為的自由市場早就「不自由了」。

所以我們應該憎恨那些資本家嗎?

這本書傑出的地方就在於, 即使他指出了這麼多資本家對社會造成的傷害, 但他不會像是燒女巫一樣煽動讀者的情緒, 歷史已經解釋過很多次, 暴動推翻暴政後, 更多時候只是把新的暴政推上舞台而已, 除非我們能夠深入了解原因並改善它。 即使是有錢人也是在生活在體制之下, 想賺更多錢只是基於一個理性的決策, 他們的道德並沒有特別的敗壞, 可以假設今天不管是誰來都會做一樣的事情, 任何的激化對立只會減少攜手合作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該做的不是打倒大魔王並期待世界和平, 而更應該「改變失衡的體制」, 讓體制自我修正才是良方。

“Don’t hat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

內容簡介

先來為本書做一些簡介~~ 本書分為三章,分別為

  1. 自由市場
    將「自由市場」的辯論從「政府的干預是否必要」的假議題解放, 導向「政府如何制定更公正合適的規則」, 並用實例與數據讓大家了解現代的自由市場如何被利益團體從各個方面挾持著, 自由市場其實沒有那麼自由!

  2. 工作與價值
    反轉大多數美國人(信奉資本主義的人們)對於「薪水 = 你值的價值」的想法, 一樣用實例與數據告訴大家: 「窮人沒有你想地那麼不上進,有錢人也沒有大家認為地那麼的上進」

  3. 反制力量
    如何反轉這種預先向上分配的制度, 以及面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挑戰。

1.自由市場

自由市場,一個備受尊敬的名詞, 許多人都是他的支持者, 他們堅稱小政府才能保護自由市場, 讓社會能夠物盡其用、達到最高效率, 然而別被假議題綁架了。 但為什麼這麼多人仍沉溺於自由市場的神聖性呢?

「自由市場」是一個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迷思),一個不讓我們檢視那些規則遭到改變的錯誤觀念, 並質問這些規則究竟是為誰而服務。因此對那些不想被深入檢視的人來說,錯誤觀念很有用(轉移目標)。 毫不意外,對這些規則擁有不成比例影響力的人士,是設計並採納這些規則最大的受益人,同時也是竭誠主張「自由市場」的人。

就這樣,一次次的自由市場辯論轉移了大家的焦點, 好像選邊站一樣,你只能選擇政府或是自由市場, 但缺忽略了兩者並不抵觸, 自由市場不過也是政府的一種規範。

沒有政府就沒有「自由市場」。在文明所達不到的蠻荒之地不存在「自由市場」

既然從頭到尾都是政府的規範,那就有了許多修改的空間。 那這些「擁有不成比例影響力的人士」到底如何操控市場的呢? 就從自由市場的五大基石說起:

  1. 財產
  2. 獨占
  3. 合約
  4. 破產
  5. 執法

隨著科技快速的進步, 舊有的規範跟不上新時代的腳步, 而這五項基石都已經被傾向了資本家,

企業剝削的惡性循環

書中比較學術一點的說法是:
經濟主宰餵養政治權利→ 政治權利進一步擴大經濟主宰→ 到達了一種不斷增長的程度→ 大公司與富人影響政治制度→ 政治決定了市場如何建構→ 大公司與富人從這些決定獲得好處

以下一一簡介:
(篇幅有點長,可以直接跳到工作與價值

新財產

人類對於財產的觀念是不停改變的, 從土地、奴隸走到工廠與機器, 甚至到如今公司法人、金融商品、創作權等等的出現, 都一再挑戰人們心中的價值觀, 其中作者特別點出一個關鍵:公司企業

事實上,在二次大戰後的最初三十年中, 公司經理人認為他們的工作是平衡投資人、員工、消費者、社會大眾的要求。 大公司實際上事由每位跟公司表現有利害關係的人所「擁有」

這種 那現在呢?

從1980年代開始,出現了只有股東才算數的概念, 公司襲擊者要求經理人賣掉「績效欠佳」的資產, 關閉工廠、借貸更多現金, 同時開除員工,以便將股東報酬達到最大化

此外,這個世代最值錢的財產是「知識」,或稱為「智慧財產」。 可能是成串的遺傳物質, 或是分子的結合, 或是數十億元的軟體代碼, 甚至是更廣泛的資訊與創意。

但是當專利權被大公司把持住時, 被延長的專利阻礙了對手的進步, 並且依此提高售價, 讓社會大眾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來取得。 比如制藥公司透過遊說影響專利權(2013年美國制藥業約花費2億多美金作政治遊說), 使得他們只要做出小小的更改就能延長專利權, 並進而提高藥物售價讓民眾愈來愈難以負擔。 或是著名的迪士尼條款, 鎖住了許多文化創意能夠正常進入公領域, 也扼殺了許多創新的能量甚至打壓創作者(大公司請得到最一流的律師團隊打官司)。

財產取決於政治決定人們能擁有什麼與在什麼情況下擁有,由於大公司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力的增加,以及智慧財產權微妙且複雜的輪廓,這些政治決定通常會擴大與鞏固那些權利與財富

新獨占

在市場上,商人們必須確保自己擁有一定的力量不被人打倒, 而在拓展市場版圖時, 必然會以獨占市場(增加市佔率)為目的。 但若是一家企業若壟斷了市場, 消費者可能就得承擔市場巨獸的予取予求, 甚至承擔市場被扭曲的風險。 於是「反托拉斯」出現了, 擊退了19世紀晚期「鋼鐵大王」卡內基等強盜企業俠持政府的強況。 但過了100年後, 在科技飛速的進步下, 新財產的價值越來越大,也就出現了「新獨占」

新獨占的策略是整合經濟與政治優勢。新獨占者取得關鍵的專利權, 然後花大量資金保護該專利權,並控告他人侵專利權

可參考下圖: 美國的創業者已經變得愈來愈小了 (p.65) 美國創業者已經變得愈來愈小了

這種情況造成的危機除了製造額外成本讓消費者承擔以外, 也很大程度阻礙了創新。 不像舊日的獨占者控制了生產,新獨占者控制的是網路。 真正力量與利潤來自平台擁有人, 而不是使用平台的創新者。 而且當這種權力與利潤增加後, 仰賴此平台的創新者談判好價碼的議價影響力也愈來愈低。
(延伸閱讀:PewDiePie V.S. 媒體誤導 by 超粒方
舉 Amazon 為例子。再2014年, Amazon 已經佔了美國所有書籍銷售的一半, 然而 Amazon 為了從美國第四大出版社 Hachette 爭取更好的條件, 因而延遲或停止遞送他們的書。 類似的行為早已讓很多美國的書店倒閉, 很多的出版商也將步上後塵, 不難想像在未來作者們也會受到箝制, 必須同意 Amazon 的價格才能上架(畢竟也沒其他管道賣書了)。 這樣一來,亞馬遜最後可能會限制理念的交易市場, 正如同 Google 與 Facebook 箝制新聞一樣。

那他們為什麼都不會被法律限制呢? 同樣的,大量的政治獻金與遊說影響了遊戲規則的制定。 華爾街更進一步,提供了一道政府與企業間的旋轉門。 大量的「精英」在政府高層與企業高層之間流轉, 穩固了政商親密無比的關係。

新合約

如果財產與市場力量是資本主義的心臟, 那麼合約就是血液──交易透過合約做成與執行的。 但同樣科技進步與跨國貿易下, 情況不但變得更加複雜且很多交易都是無形的。 關於什麼可以被交易與什麼不能被交易的,反映出了社會中不同團體的地位與力量。 同樣是毒品,美國富人吸白粉古柯鹼(powder cocaine),而窮人吸快克古柯鹼(crack cocaine), 但在2010年以前,販賣兩者的刑期差異差異到100倍, 想當然爾,販賣富人吸的白粉古柯鹼刑期低上許多。

再來是內線交易, 為什麼華爾街能夠永立於不敗之地? 因為他們早就創造出複雜且靈活的內線交易網, 可能今天某家公司執行長告訴一位他的高爾夫球友, 一項關於他公司的秘密消息, 這位球友再告訴某位避險基金經理人, 因而大賺一筆, 這位基金經理人當然也會在未來某日用某某情報「回報」。 然而這一切都經過層層傳遞, 導致難以定罪(畢竟你的源頭不一定直接獲利或源頭難以追蹤)。

這種內線交易不但損害小投資人的利益, 也讓華爾街的非正式法律成為關鍵的法律:關鍵在於你認識誰。

當大公司擁有不成比例的力量時──不僅是對大公司銷售的東西, 而且也對那些決定合約在法律上能允許什麼,以及能強制執行什麼的規則── 那些相對缺乏力量的人是別無選擇的。「自由市場」,在這個意義上, 是不自由的。

新破產

破產的設計是讓人們可以從頭開始。 但是現在,只有大公司、富裕的大亨、華爾街才能輕鬆開始, 因這些人擁有足夠的政治影響力,塑造破產法來符合他們的需要。

破產法的原意上在平衡債務人與債主的利益, 允許債務人將其借據降低到可以處理的水準, 同時將損失由所有債權人平均分攤。 核心理念是共同犧牲(以免大家一毛錢都得不到)。

但同樣的,在複雜的多方賽局下,若是「自由市場」無法提出解決方案, 就由強大的利益團體提供。

舉美國航空公司為例, 過去二十年裡, 每家美國大型航空公司都至少破產過一次, 但根據破產法的規定(當然是被某些人設計好的), 訂定勞工待遇的勞工合約, 在誰優先獲得清償的優先名單上排名相當低。 這代表即使遇到破產的威脅, 就可以讓作為讓工會成員犧牲過去同意工資的有利武器。 在「共同犧牲」的計劃中沒提到的, 是各種高階主管的退休金計劃。 最後破產完, 債權人們、股東們、企業高層們、執行長都獲得更優渥的報酬, 除了公司的基層員工們。

這類情形最有名的莫過於美國2008年的次貸風暴, 那些抵押房屋的民眾們在破產後面臨著房屋被抵押掉的風險, 當時也有參議員領導一些國會議員試圖修正破產法, 讓痛苦的房屋擁有人有更多的談判籌碼, 來防止銀行與其他貸款機構強行取消房屋抵押贖回權, 不幸的是最後這項法案在金融業的全力封殺下失敗了。 那那些始作俑者呢? 透過法規與影響力得到政府大量的補助(人民的納稅錢)東山再起。

執行機制

財產必須加以保障, 過度的市場力量必須加以限制。 契約的協議必須能強制執行(或禁止)。

當一個產業不希望一部法律立法通過, 但如果公開反對又怕大眾反彈, 於是就靜悄悄地確定官方沒有足夠的預算來執行這部法律。

抽走主管機關的預算而使法律無效, 不會引來特別的注意, 也實際廢除了該項法律。

此外還有一種更低調的方式, 就是製造許多漏洞與例外, 使這項法律根本不可能執行。 種種充滿瑕疵的立法早就被許多銀行所僱用的「專家」所背書。 就算被告了, 還有大筆的銀彈可以打官司, 監管訴訟的另一方, 很少有夠深的口袋可以付錢支持自己的論點或展開全面的研究報告。

因此,在華爾街接近崩潰的6年後,沒有任何一位華爾街的高階主管, 因為賠光無數美國人的儲蓄而被定罪或甚至起訴。

漸漸的,資本主義的精神──「信任」被破壞。 畢竟連大咖都開始作弊, 那那些小咖也會心存僥倖, 甚至造成更多人不信任經濟制度。 同時,認為這場遊戲被控制的人們, 更容易成為政治煽動者的犧牲品。

2. 工作與價值

在美國,這種你拿的待遇是你「值」多少錢的概念, 早已經深入人心, 使很多人認為賺得少是自己個人的錯,他們感到羞恥, 因為他們將之視為個人的失敗──缺乏腦袋或是品格的缺陷。 同樣的那些賺很多錢的, 自以為自己必定是超級聰明、討人喜歡及十分出色。

然而以上的觀念完全是經不起考驗的, 因為他們都不知道這是一場不公平的經濟比賽,

經濟學家西蒙說過;「如果我們對自己很寬大, 我想我們可以主張我們『賺』得(收入)的五分之一。 其餘部份來自身為龐大生產力社會體系成員的恩澤。」

那些愈賺愈高的執行長們, 大多數並不是創造了多大的利潤或是做的多好, 甚至很多時候他們只要準時出現什麼都不用做也不影響公司的運作。 他們之所以高薪是因為致力於最大化股東的利潤, 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裁員與降低成本, 甚至是釋出大量的公司股票並自己買回來, 塑造出高利潤的表象。 (蘋果2013年借了170億美元,並且大部份拿來買回自家股票。同時執行長庫克同年拿到7千多萬美元的報酬, 幾乎來自股票選擇權。)
另外有數據指出, 那些給執行長待遇越高的公司, 公司反而表現愈差。 圖一時之利的同時, 那些被利益蒙蔽的股東們因為眼前的利益而聽從執行長的建議, 忽略了社會責任以及該給員工的福利。

美國貧富不均的根源: 工資跟生產力分離 (p.166) 美國工資跟生產力的分離

窮人會窮是因為不認真或能力不足阿

事實上窮人並沒有不工作, 反而工作的貧窮族正在興起, 相比於過去勞工的工時不但更高, 甚至大部份家庭都得雙薪才能負擔得起生活開銷, 種種不公平的薪資條件與產業架構導致他們結構性的貧窮。 而美國過去蓬勃發展的各式工會, 也因為企業大量的政治獻金與遊說下, 漸漸被各種新政策給擠出了歷史舞台。

與此同時, 不工作的富人也正在興起, 根據數據, 目前美國前十名最富有的人, 有六名是著名大筆財富繼承人。 而他們只需要每天在電話旁邊打給財富管理顧問, 這群不需要特別工作的人卻擁有不成比例的影響力, 制定了量身打造的法律規則。 當然很多都會投入慈善事業, 用美名來博取正當理由。 但事實上,即使是在最寬鬆的設定下, 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善款」鎖定在窮人上。 另外一大部份是分配給歌劇院、藝術博物館、交響樂團、劇院等等有價值的企業。

更可怕的是, 捐款可以得到政府的減稅優惠, 但那些「減」下來的稅是由其他大部分的納稅人去補齊, 比如今天公司A捐贈私校B三千萬美元, 獲得了一千萬美元的減稅優惠, 如同納稅人貼了三分之一的捐款, 而這項支出可能就排擠了其他公立大學的經費, 導致讀得起私校的有錢人與讀公校的中產階級與窮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誰都不應該將所得與美德混淆, 將淨值與價值混淆。重要的現實在於: 資本主義沒有發揮應有或能有的功能。 錯誤的觀念在於:將收入等同於價值的這種看法,視為理所當然。

但必須注意的是, 我們也沒有理由假定那些既得利益者, 為了他們自己而共同劫持美國經濟。 每個人的行為只是理性地追求私人利益。 他們貪婪自私, 但也沒有比其他人更貪婪自私, 且不少人也非常慷慨使用他們的財富。

可是從體系的角度來看時, 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扭轉錯誤的體制, 沒有理由可以豁免責任。

3. 反制力量(解方)

當經濟已經從有形產品轉向到思想理念等無形產品時, 這些根本的規則(以及他們反映的選擇)已經變得更模糊 – 因此也更容易被那些擁有資源的人操縱。

那些在頂層塑造規則的人也非心存惡意。 他們的行為是出於自利, 被認為能引導理論上的「自由市場」朝向最有效率的方向, 因此產生對社會有益的結果。 然而在真實政治經濟裡運作的, 並不是理論上的自由市場。 (經濟力量產生影響遊戲規則的政治影響力, 而政治影響力又能擴大力量。) 在真實體系下, 自由市場的運作方式完全合乎理性, 不過個人理性的計算累計加總之後,並不等於整個制度有效率與合乎理性。 相反的,是在破壞體系。

問題不在於這群人的權力或本身的影響力。 問題在另一邊的人缺乏權力或影響力,不再有任何反制的力量。

當美國工會會員人數下降時,中產階級得到的總所得的百分比也下降(p.185) 工會數量與中產階級薪資比較

經濟學家高柏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

反制力量的成長將會強化經濟中自發性的自律, 因此會減輕整體上政府(必要或追求)的管制或規劃。

另外,我們也要了解造成今天的局面跟我們進步飛速的科技是相輔相成的。 很不幸的,人工智慧AI以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本就不可避免地汰除大量的人力需求。 1964年美國最有價值的四家公司,平均市值為1800億美元, 平均僱用43萬名員工。 47年後,最大的美國公司價值約為前面平均值的兩倍, 但只需要不到1/4的員工人數。 科技取代的不只是勞力,甚至取代了知識。 當愈來愈多工作由愈來愈少人來完成時, 利潤將會流向更少的一群高階主管與擁有人兼發明人。 那反制力量仍會有用嗎?

作者認為重點還是在所得與財產的分配, 並且平衡創作者的智慧財產保障與公共利益。 其實很多時候那些被捆綁住的專利權圖利到的已非當初的發明家, 而成為企業的賺錢工具。 當智慧財產權鬆綁後, 將可以讓更多由勞力工作釋放出來的人們投入更有「使命感」的工作, 或許是藝術創作也或許是培養更廣泛的專業。 如今的工作侵蝕了人們更多的生命, 許多人得用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拿來謀生。 然而年輕時的愛因斯坦, 可以一邊在專利局擔任檢查員一邊發展相對論。 因此作者認為在未來這個高度自動化的世界, 政府應該為每個人提供符合生活最低標準的基本薪水, 即使他沒有工作也是。
(延伸閱讀: 不工作政府一樣給你錢好不好? 瑞士民眾公投說NO

很多人會直覺地感到不認同, 那不就養出一堆尼特族嗎? 但是私有財產的概念不也是人類因應時代變化發明的嗎? 那當社會走向新的方向時, 在一個讓機器取代基本工作的時代, 人們不應該將整體從 並且絕大部分的人會為了更好的生活或自我實現而奮鬥著, 少數不勤奮的個體也可能是因為背後千絲萬縷的原因導致本身的怠惰, 會不會我們反而用心去理解他、引導他, 讓他返回正常軌道後為社會發揮更大價值?

當每個人都能維持基本的尊嚴, 健康的民主才能繼續延續,才能阻止極端的民粹主義。

此外,跟市場機制較無關的, 是教育的公平性, 如果貧窮區域的孩子只能接受較糟糕的教育, 那將更難翻身,讓貧窮階級持續複製下去。

最後再提醒一次, 如果中間階級消失了, 那資本主義也不復存在。

關於未來的重要辯論不是政府的大小; 而是政府是「為誰」而設。 核心的選擇不在於「自由市場」與政府; 而是在於市場是為了社會多數人的繁榮, 或是將利得歸於頂層的少數人。

關於一些想法

從前我會認為自由市場就是一頭自由飛翔的鳥兒, 會依尋內在本能去尋找生命的出路, 但同時看完人類大命運後, 我發現在「文明裡的所有一切神聖或非神聖的都是人所創造出來的」的前提下, 並沒有什麼一定不一定, 這並不是一頭大自然的鳥兒, 而是一頭人造鳥, 他所飛的天空也不是大自然的天空, 而是由人類的各項文明及規章所交織而成的巨大鐵籠。

當今整個世界不論教派或是政體, 都同樣追求一件事情:經濟成長。 基於自由市場主義的(曾經的)成功, 大家都相信當每個人都追求自我的利益時, 才能創造最有效率的世界。 然而, 這個世界並不由「理性經濟人」所組成, 市場法則也並非無所不能, 更多時候整個市場是由數不清的不當行為所組成。 所以是時候該思考, 我們應該重新塑造我們的價值觀來跟上新的世界, 在追求利益的同時, 也要考慮到「公平」!。

回到一開始台灣的勞資問題, 即使政府做再多的工時、薪資微調, 都很難真正刺激到資方, 因為勞工的影響力實在太低了。
(延伸閱讀: 空服員揭露公司黑暗面
與其大手一揮做各種指導棋, 不如花時間培養勞工勢力的體質, 讓他們有能力與資方協調, 讓最終結果達到利益的平衡。

本書的「反制力量」概念給了非常明確且實用的指導棋,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他也提到在未來人工智慧與數據科學稱霸的世界裡, 各項勞力需求甚至專業知識需求都大量降低, 因此經濟的利益勢將不可避免流向那些發明家或是大公司的口袋(現在已是如此)。 在這一點上, 無論政府是否保障工會, 都會在本質上持續消弱工會等團體的議價能力, 最後仍無法將分配的金字塔導正。

因此, 如何改善下一代的教育是最有效的解方, 若我們還處在「標準答案」的思維, 遲早會被機器給取代, 或是成為被清理的低端人口。 我認為社會應該停止一種「自掃門前雪」的氛圍, 當我們真正重視那些貧窮問題並動手開始協助與改善時, 社會才會真正進步, 我們也才能一起向前邁進。

反制力量
拒絕專利法阻礙創新
促進社會流動
沒有人是局外人